柚子视角 柚子视角
这届两会提议的女性福利到底有多野。
发布时间:2021-03-15 12:16 浏览:2316



表面的福利可能隐藏更大的坑。



春天来了,两会来了,两会代表的各种议案,也纷纷上了热搜。

各种五花八门的议案中,有不少是为女性谋取福利的,其中最吸引小渼的一条是:建议产假延长至3年到6年。

议案是全国政协委员、吉林康乃尔集团董事长宋治平女士提出的。她的意思是,女性产假应延长至3年到6年,以便于孩子在上幼儿园或者小学前能得到好的照顾和教育;减免二孩入园、入学费用等,同时给予一定补贴,减轻二孩家庭因抚养、教育支出造成的经济压力;鼓励企业聘用女性职工,同意产假女工停薪留职并继续发放五险一金,但必须减轻企业负担,政府可通过退回企业总社保比例数额来给企业补贴……


这个提议一出,舆论一下子引爆了。

坊间普遍的观点:你说这是歧视女性,还是歧视女性呀?


更有网友评论说,这提议生动地诠释了高情商者的话语艺术:

低情商:女人别出来工作了,在家相夫教子吧!
高情商:建议女性产假延长至3-6年。

小渼相信这位政协委员也是热心肠,想着给广大女性谋福利,但直接将产假延长到3至6年......这提议不仅大胆,且上头。 

为什么不建议产假延长3—6年?


可能有人会觉得,建议女性产假延长,女性多了假期难道不好嘛?

这样说的人可能不知道有句话:命运的每一次馈赠,都在暗中标好了价格。

假设女性产假真的延长,对个体、对家庭、对企业、对社会来说都是双输的局面。
 
对女性个体来说:过长的产假意味着收入的减少和与社会的脱节,再次进入职场无疑会很困难。同时,休那么长的产假,女性原来的岗位肯定会被替代。产假后是否还能再次回到原来的岗位上呢?就算能回到,岗位的内容可能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,女性很可能无法胜任产前的工作。这样更容易促使女性被职场淘汰,何谈独立?

对家庭来说:原本两个人分担的经济负担全部被一个人扛起,无形之中平添很多压力。
 
对企业来说:雇佣女性就意味着比雇佣男性高的多的成本,长此以往,只会出现两种情况,愿意雇佣女性的企业因为成本过高纷纷倒闭、剩下的企业只能被迫雇佣男性,职场环境对女性来说越来越不友好。
 
对社会来说:一旦女性产假延长成为现实,就意味着要么每个人能够享受的社会福利变少了,因为要负担女性更长时间的产假工资;要么平摊到每个人头上的税负增加了。

如何解决生育与职场之间的矛盾


职场、生育、产假,是很多女性一生中必须面临,但却无法平衡的事情。

她们想要早一点生孩子,但是害怕影响自己的事业发展,晚一点生孩子,又怕自己的身体已经承担不了生孩子这样的重任,而且一旦生了孩子,在育儿方面投入巨大精力的往往还是女性。

小渼之前就写过一些女性生育与职场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,但是我的观点一直没变:女性无需为家庭牺牲,只管放手做自己热爱的事情,至于不可留存的生育力,可以交给技术去解决。

渼钰有一位客户说过这样一段话:“如果说避孕工具的发明让女性可以对生育的数量有所控制,那么生育能力保留的技术则让女性可以在不能、不想、或不具备条件的时候将生育计划延迟,从而更加从容的面对事业、婚姻、生活的选择。”

就拿产假来说,如果你是个初入社会可有可无的职场小透明,很可能休完产假就要面临失业的风险,如果你已经打拼数年全面武装好了自己,成为不可替代的高壁垒人才,那不管休多久的产假,重回工作岗位只是时间问题而已。
渼钰寄语



冻卵、冻胚、试管等辅助生育技术的发展,并不是人为改变自然轨迹。

恰恰相反,这种技术正是在努力顺应和模拟自然界的环境和法则,从而满足更为人性化的需求。这种对生命的敬畏、对个人的尊重,不仅仅体现在实验室里,更深入了每一个有需要的家庭与个体。

产假的延长在今天这样的大环境看来,或许还无法实施。

但我们希望的是有一天,这个社会可以对女性的不同选择报以更加宽容的态度,不再逼迫“剩女”盲目匆忙的走入婚姻,不再将生育当作女性的义务、或是婚姻的唯一目的,不再让产假变成企业衡量女性价值的唯一标准。